疾病簡介
流行性感冒(以下簡稱流感)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。在世界范圍內暴發和流行。流感起病急,雖然大多為自限性,但部分因出現肺炎等并發癥可發展至重癥流感,少數重癥病例病情進展快,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(ARDS)和/或多臟器衰竭而死亡1。
發病原因
流感病毒屬于正粘病毒科,為RNA病毒。根據核蛋白和基質蛋白分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。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、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。流感病毒對乙醇、碘伏、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;對紫外線和熱敏感,56℃條件下30 分鐘可滅活1。
臨床表現
流感是一種以頭痛、發燒、寒顫和肌痛為全身癥狀,以及咳嗽和喉嚨痛等局部呼吸道體征和癥狀的呼吸系統疾病。臨床癥狀的個體差異很大,部分患者表現輕微的、類似于普通感冒的無發熱的呼吸系統疾病(發病緩慢或突然),部分患者較為嚴重的?;颊叨喟l熱(38℃-41℃)。在發病后24小時內體溫迅速升高,隨后2-3天逐漸退熱,有時可持續1周。肌痛可累及身體的任何部位,最常見于腿部和腰骶區域。流感并發癥好發生于65歲以上的患者,以及某些慢性疾病的患者,如心臟病、肺部疾病、糖尿病和腎功能障礙。小于5歲的兒童 (特別是嬰兒)也有較高的并發癥風險2。
疾病治療
1.臨床診斷病例和確診病例應盡早隔離治療。1
2.感高危人群盡早抗病毒治療(發病48h內)
-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(NAI)對甲型、乙流感均有效:奧司他韋、扎那米韋、帕拉米韋
- 離子通道M2阻滯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僅對甲型流感病毒有效,但目前監測資料顯示甲型流感病毒對其耐藥,不建議使用。1
3.合理使用對癥治療藥物,避免盲目或者不恰當使用抗生素:
- 高熱-物理降溫或解熱藥物;
- 咳嗽咳痰嚴重者-止咳祛痰藥物;
- 缺氧-適當方式進行氧療。1
1.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.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(2018年版修訂版). 傳染病信息. 2019(6): 500-504.
2. T. R. Harrison; R. G. Petersdorf; W. R. Resnick, et al. Harrison'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. 19th Edition. McGraw-Hi11 Education. 2015: 1620-1628.
CP-91376-20190517